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较大压力,体育专业毕业生自然也不例外。
纵观当前体育人才市场,随着体育产业向垂直细分领域发展,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所需要的新职业接踵而至,社会对体育行业具体岗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精准,一张文凭走天下的格局必将改变,体育从业人员拥有1(学历)+ X(多项技能)的情况将成为常态,职业技能会成为纵横职场的硬通货,加强实习实训、提升专业技能就成为有志从事体育行业毕业生的必由之路。
“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量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近日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如是指出。
另据央视新闻11月19日报道,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将面临较大压力,体育专业毕业生自然也不例外。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达到2.95万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与之相对应的是面向市场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已经成为阻碍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与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关系密切。一方面,我国体育类院校以及大量设置体育专业的职业院校与市场实际需求的结合度还不够高,导致培养的人才很难满足社会需求,每年数万名体育专业毕业生大部分没有到体育领域就业。
另一方面,随着体育产业以运动项目为起点并逐步向纵深发展模式的确立,赛事运作、场馆运营、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甚至数字体育、运动康复等垂直细分领域得以充分发展,体育职业人才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完成“十四五”规划提出的2025年从业人员达到800万的目标任重道远。
纵观当前体育人才市场,随着体育产业向垂直细分领域发展,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所需要的新职业接踵而至,社会对体育行业具体岗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精准,一张文凭走天下的格局必将改变,体育从业人员拥有1(学历)+ X(多项技能)的情况将成为常态,职业技能会成为纵横职场的硬通货。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全新的市场需求,加强实习实训、提升专业技能成为有志从事体育行业毕业生的必由之路。为此,体育企业和高校之间应就体育领域的产教融合加强合作,围绕职业技能课程研发、在校岗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创新创业合作、校企合作互动、学生实习实训等领域,为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充足的课程支持。
同时,对于体育毕业生而言,需要尽可能利用周边一切资源,寻找就业机会,多多参与线上与线下招聘会。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同时,观望机会也要常态化。通过身边学长、学姐、老师、导员,积极参加招聘会和宣讲会,通过线上方式进行求职,主动寻找机会。
另外,体育专业生应该抓住目前体育线上培训快速发展的契机,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更多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中体教培此前所开设的中体微课堂,以及一系列业内大咖知识论坛,都是可供大家学习的宝贵资源。